Saturday, February 25, 2012

巴西古当国际风筝节

参与者在准备放大型风筝。风筝需要依赖晴朗的天气和大风才能起飞。但是今年的风筝节真的是天不作美,下午的时候都乌云密布,还下起了雨。虽然不是大雨,但是却扫兴了许多。由于没有大风,那些彩色、大杀菲林的风筝纷纷都没有起飞,等待合适的时机再绽放光彩,可惜我今年无缘看到。


现场还有售卖各种款式的风筝每一年的风筝节除了可以看到许多特色风筝外,现场也会有许多档口售卖各式各样的风筝。一些突然想放风筝的朋友就可以在临近的档口购买了。
来自中国深圳的特技风筝女子队。本来被朋友叫去拍照作访问的,但是都在下雨,就不能接触到其他选手。幸好在星期五的时候,我有幸访问到来自深圳特技风筝女子组。 她们的特色就是用两条绳子来控制风筝。
不错,还有小丑来助阵!



风筝展览。
这是来自中国的风筝展览。很特别,是不是?


虽然天不作美,也可以自己找乐子。希望明年的风筝节会是大风晴朗的一天。

Sunday, February 19, 2012

Bandar Baru Uda的Booya餐厅

前天,和妹妹弟弟以及女友一起去Bandar Baru Uda的Booya餐厅使用之前在Everyday买的折扣餐券。出发前,我们还打电话确定是不是能马上去用餐,因为餐券上面写着必须提早一天订桌的,不过一如我所猜测的那样,是不用的。

我们到达BBU后,找不到地址上注明的Jalan Padi Emas,打电话问了店员,他说在Agro Bank和Habib餐厅的后面。 找了找,才发现原来这一区有很多间Habib餐厅。最后当然是找到这间餐厅啦。

这间餐厅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为什么一点都不像餐厅?”这是一间马来餐厅,店里面的颜色以青色为主。墙上都挂着电影海报,仿佛要制造一些文艺气氛,但不算成功。


当店员知道我们是用餐券的时候,递上来的菜单中我们只能选择4种食物而已,分别是鸡扒、鱼扒、以及两种不同口味的意大利面。我无所谓,就算了意大利面,结果送上来的是鱼扒。反正对这间餐厅没有抱有太多好感,也不想对方为难,鱼扒就鱼扒吧。

经过我和这间餐厅的老板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这间店已经营业了接近1年了。老板对于餐厅有他自己的想法。这间餐厅除了一般上的用餐之外,他也希望能够塑造一个轻松娱乐的地方,所以这里有一些小区可以供消费者坐在地上聊天,除此之外,他也设了几架电视机给想玩PS3的消费者,当然要收费的。

坦白说,在食物方面没有什么特别好吃或不好吃,顶多只是一间马来西餐厅而已。我比较期待的是老板本身推荐的火锅套餐。2个人才RM12.90而已。下次吧。

餐厅地址:
No.2 2A,
Jalan Padi Emas 6/2,
Bandar Baru Uda,
81200 Johor Bahru.

Saturday, February 11, 2012

那天下午,很想一个人,就去了Senibong

那天下午突然间很想骑脚车,一个人,感受风,就带了相机出发。
出了一些汗, 这样也是很幸福的。经过被拒绝的新花园,进入刚铺黄泥路的新路,弄得我的脚车全是泥。

走着走着, 我突然发现在朝向Senibong的路上,右边有个小山丘,上面好像有个神庙。
停放了脚车后,我拿了相机走上去,果然是一间荒废的神庙。

这一座神庙只有一间而已,里面是空的。感觉上很怪异,令我会去揣测当时建立后被荒废的理由。
其实这是一座印度庙,在前面放着一个神的照片。我带着虔诚的心膜拜,毕竟一个人来到这里,我也不希望会发生什么事情。
过后,我就在这里附近找比较好的拍摄角度,然后离开,因为这里是草丛,蚊子昆虫都比较多。
原来这条路是通去我熟悉的Senibong Nasi Lemak的。平时进去要给2元的泊车费,我今天骑脚车就不用付费了。
这是多么宁静的海边,偶尔有风吹过,但是我不敢大力呼吸,因为这里真的很臭!
眼前可以看到有一些人在活动。我看到有三个马来人走进海里,好像在拾海类,收获如何,我不知道。
我也看到有个中年华人坐在这里看报纸。还有一个红衣男人蹲着,望向远方。后面的两只猫像情侣般依偎着,如此般诗意。

拍完了,我还骑脚车进入乡村。原来附近有条小路是进去这些海藩的屋子。我只是探望,看看就走人。过后我还遇见一个也是骑脚车的人,我们笑了笑,我就离开了。原来还有很多人热爱这样的放逐。

这样的走啊,这样的用力骑,这样的让轮子在平坦的路上前进着,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空间。
城市的生活好像监狱那样子,在特定的时间进入,在特定的时间休息,何不偶尔来一点新鲜的出走,回来后会看到和感受更多。

Monday, February 6, 2012

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

最近新闻也有报道说马来西亚是全世界使用面子书或者互动网络最多的国家。大家平均每周花9小时来登陆面子书。看清楚,看好好来,是9小时哦。这个数字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是小数目,因为大家都认为年轻的本钱那么多,挥霍一下不算什么。但是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每个星期花了9小时后,换来了什么?

是不是什么都没有?

我们都花了太多宝贵时间在不值得的事情上了。试想想,没有人会在新年的时候说“听说你上面子书上到很有经验,几时要开班授课?”没有,对吗?
我常常觉得与其把时间花在那边,不如用在培养自己的兴趣,比如种植,音乐,电影,文字等方面,日子久了,自然会有一番获得。

我最近也在报章上看到一篇小文章,是关于一个学生向陶渊明讨教如何能够妙学的方式。陶渊明说学习没有捷径,只有每天学一点学一点,时日多了,自然就会学到很多了。那个意思大概就是这样。

所以每个看到这样想法的人,何不把时间都花在更值得的地方呢?